吴中传统水生蔬菜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日前,吴中区围绕“水八仙”建设的传统水生蔬菜栽培系统,入选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传统的黄种鸡头米外壳很厚,里面能吃的鸡头米只占总重量的25%,相比之下,经过研发、改良的“苏芡20号”鸡头米,外壳厚度还不到两毫米。 “总的出米率,从原来的25%可以提升到38%以上,我们在澄湖、甪直产业园里面已经开始示范推广,根据农户跟我们反馈的情况,还是优于目前的主栽品种”,苏州农科院蔬菜所所长尹渝来表示。 除了鸡头米,尹渝来身后的试验田里汇集了苏州的“水八仙”。 别具一格的传统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传统水生蔬菜栽培技术及水乡节庆习俗、民间风物等共同组成了吴中传统水生蔬菜栽培系统。遗产地核心保护区包括江湾村、湖浜村、三马村及前港村4个行政村;遗产地拓展辐射区包括甪直镇、临湖镇、横泾街道3个乡镇及街道;遗产地一般保护区为吴中区全域。 “把我们老祖宗留下来传统的一种耕种模式精细化、科学化传承下去,接下来我们将对产业园区的核心区里的3500亩水生蔬菜进行全程监测,生产过程当中,每一个细节都能够通过数据来说话”,苏州吴中水八仙水生蔬菜行业协会会长王全龙表示。 当前,吴中区正持续加强传统水生蔬菜品牌建设,重点打造苏州澄湖现代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将水八仙种植与农业旅游深度结合;依托产学研助推遗产核心要素保护,打造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地课堂。 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农村改革发展与经营管理科科长陆华兵表示,聚焦“农遗良品”打造与推介,以农业为基础,旅游为推手,文化为灵魂,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模式可持续发展。 |